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2-10-08
今天趁此機會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讓喜歡朗誦或者說喜歡這個聲音藝術的同學,能夠有一個意識上的或者說是朗讀狀態上的一個提升,我教過很多的學員,知道大部分的初學者在發聲上或者說進行朗誦、配音這些綜合語言藝術上會碰到的一些問題或者走的一些彎路。
第一,朗誦是說真心話。
不管是朗誦也好,或者說其他的一些語言表現藝術也好,最關鍵的一點是什么?是傳情達意,千萬不能走形式。不是說像以前小學生念課文一樣那樣去讀它,是要把情緒真正的融入進去的,你進到這個角色里,挖掘聲音的狀態會感展現得更好,你是要把情感去傳遞給聽眾的,而不是去炫耀你的聲音。
因為什么?因為我們的身份。你朗誦也好,你去配音朗讀也好,我們是一名傳播者,你要讓聽眾從你的聲音當中去體會文稿、畫面、情緒的,你要感染他們,你不把這個意識去塑造到位,你成為不了一名好的朗誦者。
第二個,朗誦需要發聲基本功。
朗誦它是一個比較進階的語言藝術了,不像我們正常讀東西說話的時候,在一個自如聲區內就可以,朗誦的話因為有些時候情緒的跨度聲音的跨度會非常大,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有一種聲音的張力體現,你就不單單是像正常說話時平淡了,你得用胸腔共鳴把低音托好,用口腔共鳴把中聲區包裝好,用鼻腔共鳴把聲音的高音區給托住。
而要想完成好的共鳴發聲,對于氣息與口腔狀態的要求非常高,這些也就是我們發聲的基本功,大家一定要打牢!
第三個,我們要開始改變自己的發聲意識。
既然是朗誦了,你必須是把聲音的區間感、起伏、高低、快慢的強弱對比,虛實重音對比給它讀出來的,這樣我們聽眾聽起來之后,才能有一個被你所沖擊的感覺。
比如說我們看電影,什么是好的電影?它肯定先平鋪直敘,然后一個小高潮,然后再講述,然后一個大高潮,接著跌到低谷,最后結局大高潮,它像一個心電圖一樣,是不是?
這樣才是一個好的狀態,你如果一直都很平,這個就人死掉了。所以我們要控制聲音狀態,讓聲音產生節奏上高低、快慢、強弱、虛實的一個對比,這個也是大家現在能夠給自己一個用意識去改正的地方,因為大部分同學的意識跟你實際表現是有區別的,你覺得自己的情緒很釋放了,但實際表現沒有還是不行的。
第四個,你要學會理解你的稿件。
理解是基礎,感受是橋梁,表達是目的。我們是二次傳播,我們是能看到稿件的,但是聽眾看不到,聽眾只能通過我們聲音去想象它,所以說你如果都不理解這篇稿件在講什么,聽眾怎么能聽懂呢?
你如果把稿件能夠理解好了,感受進去了,你的表達會成功一半,最后進行語言上的節奏表達。可以先開始有意識的多去讀幾篇文章,像以前小學上學的時候練閱讀理解似的,有這個意識去判斷一下。
所以說不要怕,任何人都可以唱歌,任何人都可以朗誦,只要你有情感你就可以朗誦,但是也不要太過于跳脫自我,我們還是要有一個專業的方向讓自己去進入的,不然的話你就感動了自己,不要養成一種奇奇怪怪的腔調和那種學生腔,不要被帶跑偏了。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