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3-25
從事新聞播報的人員都會第一時間關注新聞事件,經常會有突發性的公共衛生事件,那么,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應對呢?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如傳染病疫情、群體性疫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危害公共健康的突發事件。
二、報道策略
1、注重時效,不搶時效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人們傾向于最開始接收到的信息,一旦人們從坊間渠道或者人際關系渠道先獲得某些信息,就很難再對大眾媒體產生信任,因此搶占報道的先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首因效應。但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和普通新聞不一樣,它關注度高、更加敏感、專業知識門檻高、小道消息多、權威信息相對滯后的特點,決定了記者必須從可靠信源獲取信息并反復核實,不能只追求“時間戰”的勝利,要確保報道內容的嚴謹、準確、真實。
2、注重全媒體渠道應用,實現各媒體平臺的互動和聚合
各大媒體應該廣泛利用各種傳播平臺,改變傳統的報道方式,多角度、多渠道進行事件信息的詳細報道,如利用公眾熟知并廣泛使用的微博、微信、抖音等傳播工具進行事件關鍵信息的及時發布。各媒體平臺的互動能夠權威信息的發布產生聚合效應,為正確的健康信息創造暢通的傳播路徑,讓公眾在注事件進展的同時消除內心疑慮,最大限度地減少謠言的產生。
3、新聞報道中慎用人物報道
一方面,媒體要將關注人的命運作為踐行人文關懷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把報道的對象和重點放在人的命運上,去挖掘人物生活環境,融入到人物的生活中去,發揚人文關懷的理念,盡可能地反映出人物真實的內心世界和生存狀況;另一方面,要嚴格把握整個行業環境下人物報道的數量,避免出現盲目跟風和內容堆砌的現象,造成歌頌“犧牲”本身的負面影響。
4、加強報道的準確性,專業術語表達要謹慎
對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道而言,最可能出問題的就是各種專業術語,包括治療預防的各種方法、對策。因此,在引用專家的話時,最好用直接引語,對不清楚、不熟悉的專業術語一定要搞清楚。對于觀點的表達,要在全面了解事實真相的基礎上再加以評論,始終保持一種中立客觀的態度,才能避免說過頭話、偏激語。
以上就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聞報道策略,中影人播音主持培訓班老師也會教大家各種策略,大家抽空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或者文章,有助于自己提升自己的新聞報道能力!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