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6-12 10:29:48
5月31日,中影人教育董事長楊立成先生和中影人教育名譽校長梁玉師先生帶著他們的專家名師團隊作客《創新之路》節目,一同接受了央視知名主持人的特別專訪。在訪談中,針對學生和家長們普遍關心的藝考話題,各位專家結合自身的學科領域,給出了專業的解答和建議。
節目邀請到的專家有中國傳媒大學原播音主持學院院長、原研究生院院長、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名譽院長李曉華,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第一屆副會長·理事·副秘書長、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影人教育表演學院名譽院長錢學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聲樂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央戲劇學院學術評審專家朱振山;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教授、中影人教育編導學院特聘教授宋南男,原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現中影人教育名譽校長梁玉師,國家一級編導、中影人意念舞蹈藝考藝術總監念云華。
每年的歲末年初,在全國會有上百萬的藝考生穿梭在大江南北,他們也牽動著數百萬家庭的心。而在選擇藝考這條路之前,相信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疑問:我(的孩子)適合藝考嗎?或者說,什么樣的孩子才適合藝考呢?
這些問題并非沒有答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有熱愛藝術的孩子,只要具備基本的專業學習的條件和能力,都可以報考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這是中影人教育專家團的共識。同時,專家們還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認為”一專多能“的人才更能夠適應社會的挑選。
當然,不同的專業具有不同的特點,對學生也有相應的具體選拔標準。李曉華教授對播音專業的學生提出了七個字的“三標準”:有聲、上相、內涵深。有聲,是指有聲語言,普通話要過關,聲音錄出來要好聽,有可聽性,這是最基本的;上相,就是說形象上了屏幕以后,觀眾能夠接受,不一定非得要像電影明星那么漂亮,但是得有觀眾緣;內涵深就在于表達了,是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包括人文、社會學、藝術、語言、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的修養,綜合起來叫內涵深。
錢學格教授對表演專業的學子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因為電影或者電視劇它是反映社會生活的,而社會里面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所以從廣泛來說,應該說凡是正常的人,各種形象條件的人都有可能成為演員的。但是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他的內在素質,這一點和天性有某種關系,還跟學生的興趣、志向、愛好有很大的關系。當然演員這個行當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畢業以后能不能養活自己都是問題。所以表演系的學生不僅要在表演藝術上有所鉆研,同時自己能夠有更廣闊的一些能力,這樣對于今后在社會上就業還是有幫助的。
從事多年表演專業教學的朱振山教授對有志學習表演的學生也提出了建議,他認為首先應該多讀書,多學習一些理論方面的知識,開闊自己的思路,建立一種正確的表演理念,同時要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和欣賞水平,也就是要有藝術判斷力,對于藝術的美有一個比較好的辨別力。其次,學習表演專業也不要急于求成,應該注意打好基礎,為將來入學以后進一步提高自己做鋪墊。藝術修養和文化修養、專業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這些都參加藝考的同學應該著重要注意的。另外,作為演員,也要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盡可能彌補自己的不足,發揮自己的長處。
中影人教育編導學院特聘教授宋南男教授認為,媒體融合的發展對藝考生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從藝術教育的角度來看,就面臨著到底是把學生培養成專精的人才還是具有一定融合度但在某一方面有一些特長的人才,后者顯然更符合當下的趨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和未來走上社會的就業有關,太多的藝術行業里面的學生畢業以后改行,不能去做自己學的專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每一個藝術院校都允許報三個專業,這三個專業不一定是在性質上是匹配和融合的,但三個專業有一個能考上就是成功,這時候知識體系融合度更高的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就更大。總而言之,我們既要廣而告之,又要獨到精準。
談到舞蹈專業的選擇問題,念云華念導介紹到中影人意念舞蹈藝考的升學率是很高的,基本上都在95%以上。一方面,強大的教師團隊能為學生保駕護航,包括各大院校的專家教授、舞蹈界的年輕導師,還有一批全職的年輕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自身條件,老師對他們進行測評,然后定制合適的課程。另一方面,舞蹈藝考里的專業種類選擇比較多,比如文化素養好、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選擇舞蹈學專業,思維比較活躍的學生可以嘗試去考舞蹈編導,自身條件好的就可以去考表演或者是教育,他們的課程都不一樣。真正能成為舞蹈主角的還是鳳毛麟角,但是只要你喜歡舞蹈,就永遠不要放棄,總會有合適你自己的表達方式,總能在舞蹈的種類里邊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只要你堅持,總會看到夢想開花”。對藝術的熱愛和興趣加上中影人教育強大的師資團隊和完善的教學體系,相信學生們離名校之夢又更近了一步!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